Search

#mommychu #brotherhood #芬分鐘

生了二胎之後,我最心心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mommychu #brotherhood #芬分鐘

生了二胎之後,我最心心念念的就是覺得兩個人有伴了。因此迷你鐵也可以和哥哥一起上學的時候,我特別開心。但是進入新環境,迷你鐵難免要有一個適應期。和芬蘭老師溝通以後,除了讓老師了解迷你鐵的大概習慣和個性之外,我常常加上一句:哥哥在,如果迷你鐵哭了,看到哥哥可能就好多了。當時在家,我也是這樣和小鐵人說的:弟弟剛到學校,可能會想爸爸媽媽,你可以多陪他玩。雖然兩個人不同班,老師也不排斥這樣的方法。

但是有一天,我們去接小孩的時候,老師站在公園,和我看著兩個玩在一起的兄弟,老師和我說:你們是不是常常告訴小鐵人要照顧弟弟?我說:是啊!(心裡還想著,小鐵人這麼靠譜,真的有關心弟弟耶)可是老師接著說:”我們發現,小鐵人會常常跑來看看弟弟的情況,或者是弟弟一哭,他如果聽到了,就會馬上跑過來。但是今天我告訴小鐵人,弟弟不是他的責任,他如果想玩其他的東西,他想做其他的事情,他就應該去做,他可以關心,但是不用一直跑來照顧弟弟,因為我們會幫忙弟弟,而他應該要有自己玩耍的時間。他們兩個是獨立的。

我聽了老師的這番話,心裡突然一緊,想著:是的,我們是不是常常就因為這樣兄友弟恭的觀念,讓大的總是要看著小的,而讓大的失去了他自己可以玩樂成長的時間呢?即便我們長大了,好像家裡面也因為從小總是教導哥哥姊姊要“照顧”小的,所以哥哥姊姊理所當然要經濟支援,所以理所當然要為了弟妹犧牲自己的夢想?互相照顧是一種盼望,但是我們是不是用很多禮教,綁住了那些哥哥姊姊的思想發展呢?而把互相照顧變成一種必須?

再說一個故事,我有一對雙胞胎朋友,兩兄弟只差一分鐘,那位“哥哥”有天就講到眼眶紅的說:我只是早一分鐘出來,一分鐘而已,為什麼因為我被叫成哥哥以後,我就要比弟弟更快長大!我不喜歡哥哥這個稱呼!

他抱怨的時候是三十歲,他過去三十年因為是一個早一分鐘的哥哥,他的責任卻多到他喘不過氣了。

家裡有兄弟姊妹是福氣,然而我常想的是,爸媽多生一個,就只是希望讓同血緣的你們可以在覺得全世界背向你的時候,還有一個”可能“,在爸媽不在的時後你們可以互相接住彼此。
你們是個team,一致對外,但是哪天絕對可以各自單飛。

但是,如果緣份不深,最後兄弟倆不親,我也不會覺得太遺憾,我會因為我養了兩個非常獨立可以照顧自己的個體而感到欣慰。

小鐵人,你很棒,會看著弟弟,但是我希望更多時間,你看著自己。[心]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